進入四月,二次免疫對賽鴿未來的影響! |
|
2019-4-15 8:50:52 訪問量:
進入四月,二次免疫對賽鴿未來的影響! --大西農賽鴿研究所
溫度升高的四月,幼鴿到了成長的關鍵時期,身體的快速發(fā)育除了對合理、充足營養(yǎng)有嚴格要求之外,對于免疫的科學性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為,春暖花開也是其他鳥類和候鳥回歸活動的季節(jié),這個階段也是病毒病的嚴重流行期。在春季關賽期間,許多鴿子出現(xiàn)水嗉、炸毛、綠色水便等病毒病癥狀就不足為怪了,而科學的加強免疫就尤其顯得重要。
上期的文章中已經提到幼鴿免疫的方法,在幼鴿7-10日齡免疫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活苗,這次免疫我們稱為粘膜免疫,對于幼鴿粘膜細胞產生免疫,也稱為門戶免疫。而這次活苗能測出的抗體只能維持28天左右,其實在21天左右已經失去有效保護了,而在15-20日齡幼鴿注射新流腺滅活苗,是在第一免疫上的加強免疫,我們稱為體液免疫,主要保護幼鴿各個臟器不受病毒的侵襲。但是這次疫苗產生的抗體效價僅僅只能維持到最基礎的體液免疫,此次的免疫對于幼鴿的保護不會超過45天,所以加強免疫就顯得尤其重要。幼鴿加強免疫一般在40-45天進行,頸部皮下注射0.4ml/羽新流腺滅活苗,15天后產生的抗體效價可以保護幼鴿達四個月以上。所以二次免疫顯得尤為重要。
二次免疫對于送公棚的鴿子來說,當體內有高效價抗體時,幼鴿送到集鴿點,和別人的鴿子放在一起,就很難再感染到別家鴿子所帶來的新城疫或者鴿流感等野毒。一般在沒有抗體的情況下,幼鴿感染病毒病的幾率甚至可以達到40%以上,這樣嚴重的影響到幼鴿的健康。幼鴿感染病毒病后潛伏期為3-5天。當公棚集鴿后,會在觀察棚觀察3天左右,然后做疫苗,多數(shù)情況幼鴿做苗在三天到五天左右出現(xiàn)水嗉、炸毛、綠便等發(fā)病情況。作為公棚教練只能給您家鴿子強制給藥治療,一般治療時間最少5天,而5天的藥物對鴿子的肝腎造成多大的損傷就不得而知了,到時給公棚繳費就只能是捐助啦。 免疫不到位的幼鴿抗體水平在臨界點,往往表現(xiàn)出非典型性癥狀。比如消化不良、水便、持續(xù)性稀便、難以治愈的呼吸道等癥狀出現(xiàn)。鴿友往往會忽略了病毒病的非典型性,總是和幼鴿的抵抗力差相掛鉤,導致長時間的、輪換性的用藥,嚴重的損傷了幼鴿的體質,這種鴿子即便治療好了也會在短距離的訓放中丟失。我們必須認清癥狀引起的緣由,對癥做出防治方案才是。 二次免疫對于打特比環(huán)和寄養(yǎng)棚的幼鴿也是非常重要,當幼鴿二十多天送到寄養(yǎng)棚時,也是交叉感染形成最厲害的時候,但是比公棚交叉感染能少一些。有的鴿友只做一次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活苗是不行的。上面說了,活苗有效保護的時間是二十天左右。當幼鴿送寄養(yǎng)棚時,剛好出了保護期,所以會面臨感染病毒病的風險。免疫過的幼鴿往往表現(xiàn)的是非典型癥狀,多數(shù)鴿子到棚后表現(xiàn)為:水便、糞便偏稀不成形,有呼吸道癥狀但用藥往往不見好轉。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考慮是非典型癥狀了。選擇藥物治療往往對幼鴿損傷很大。建議使用瘟毒強抗注射0.5ml/羽,口服康泰正能即可,用超能益佳肽和破霉劍客拌料,這樣會在12小時內控制病情。而且不會損傷幼鴿的體質,這是目前最有效、最安全一種防控方法。 做過一次免疫的幼鴿,體內的基礎免疫足以保護幼鴿送寄養(yǎng)棚的安全問題的,但是幼鴿在寄養(yǎng)棚穩(wěn)定后,一定進行加強免疫,否則在幼鴿到棚二十天后就容易出現(xiàn)非典型性癥狀了。本著對比賽負責的態(tài)度,加強免疫是必須做的。一般選擇在幼鴿45日齡做好加強免疫,免疫前三天和后兩天,用黃金維他命+康泰正能飲水,注射新流腺三聯(lián)滅活苗0.4ml/羽即可。二次免疫對于幼鴿的保護可以持續(xù)一百二十天以上,一般會到訓放前。 當您的鴿群中零星的出現(xiàn)水嗉、慢食、持續(xù)性呼吸道總是治不好、單眼傷風持續(xù)性增多,而且反反復復,有零星傷亡等現(xiàn)象,多數(shù)情況是抗體水平處于臨界值了,建議進行抗體檢測,在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單一的新城疫抗體是不能進行病毒病的判定的,需要檢測新城疫、禽流感H9、禽流感H5三項才行,根據(jù)抗體檢測數(shù)據(jù)分析屬于哪一種病毒感染,然后對癥進行防控和免疫,可以很快控制疫情。 二次免疫,對于所有養(yǎng)鴿人士來說,就是杜絕百病之源的第一步,第一步走不好,以后很難走好,它會影響到整個養(yǎng)鴿流程,所以必須重視。
我們提倡無抗養(yǎng)鴿,少用,慎用力爭不用抗生素,真正地達到保肝護腎,養(yǎng)眼健耳,全力培育無抗賽鴿,最大限度發(fā)揮賽鴿競翔潛力。以賽鴿健康為目標,以鴿友效益為己任,為賽鴿運動健康發(fā)展排憂解難,保駕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