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興趣和愛好,我養(yǎng)了鴿子,因為從小就癡迷所有的鳥兒,也許今天養(yǎng)鴿子也是因為小時候很想養(yǎng)幾只屬于自己的鴿子,而始終沒有如愿以償,盡管時光飛逝,萬物變化,物是人非,但純真靈魂依然如故。還是熱愛著鳥兒。所以養(yǎng)了鴿子,也許是這樣,但這已經(jīng)不重要,反正肯定是因為熱愛我才會養(yǎng)鴿子。 鴿子很可愛,它被養(yǎng)大,它在藍天飛翔,但它始終會回來,即使拿去很遠的地方比賽,由于對家的依戀心很強,所以它會回來。很可愛,真的很乖,就像孩子一樣,無論外面風雨有多大,它始終記得它的家。
當我發(fā)現(xiàn)鴿子非?蓯鄣臅r候,當我對鴿子開始慢慢理解的時候,對鴿子的熱愛也在越來越濃。
心甘情愿的為它們建造安逸的環(huán)境,生怕它們吃的不香,睡的不好,這到底是不是愛?我覺得這就是一種關愛,一種熱愛。一種最初單純,從骨子里體現(xiàn)的愛。
但玩賽鴿的世界里,并不是所有的愛都能得到回報,就如歌曲里面的經(jīng)典詞(愛太深,容易看見傷痕,情太真所以難舍難分)。
當自己把精品賽鴿,幼鴿,種鴿飼料買回來,拿給心愛的鴿子吃的時候,心情是多么的舒服,看著別人玉米稻谷的食喂鴿子的時候,總以為別人的養(yǎng)工是多么的臭,結果常常是愛太深,痛太真。所有的付出得到的回報常常光頭強。
幼鴿從出生的那天,得到的愛就像自己的孩子,為什么?種氣不好?不對呀,都是些賽績家族的后代。
有句話說的經(jīng)典(勤快的父母養(yǎng)懶兒,懶人的子女很勤快)這句話在民間流傳,肯定有它的道理。其中道理可能各位鴿友歲數(shù)大,比我理解的更正確。
省略套環(huán)前的個人觀點。
當幼鴿掛環(huán)的時候,父母鴿的食量大增,說明幼鴿需要大量的營養(yǎng),理所當然是給鴿子多喂什么炒豆子啊,花生米啊,保健沙啊,這些誰都會呀?幼鴿長的真不錯呀!
可是20以后,小鴿子怎么就感覺吃的少了?
理所當然的就開始塞什么花生啊,豌豆,打什么孝母粉水幫助消化呀,嘿嘿,真不錯,看到小鴿子又飽了又壯了,熱愛鴿子的人這時候都會高興。
都快30天了,小鴿子也會自己吃小顆粒糧食了。
拿到賽鴿棚,每天怕小鴿子吃不飽,理所當然的會多加點幼鴿糧食,讓小鴿子可以隨時吃東西,怕缺點什么微量元素,每天都會塞給兩顆什么鴿寶呀,什么奪霸啊,什么補體x。
看著幼鴿毛皮光滑,精神可愛,多么自豪,付出的回報來了,可能還會感覺到自己養(yǎng)功的進步是多么了得!。!
其實愛太深,就會看見傷痕。
比賽結果會證明一切。
這是我曾經(jīng)的失敗經(jīng)驗。
正常的幼鴿在30天的時候已
經(jīng)基本開始家飛了,個別資質好的30天完全可以跟著鴿群家飛半小時以上了,也許有人會說那些都是些羊垃圾,遠程遲熟鴿根本不可能,我曾經(jīng)也如此俗氣的認為過。
事實證明無論什么血統(tǒng)的鴿子,只要養(yǎng)法不同,結果就會是天壤之別。
同樣的一路鴿子,在兩個不同水平的人手里,30天大也許一個人養(yǎng)的剛剛開始學吃,而另一個人的已經(jīng)完全可以自由出入棚門,家飛之后聽到口哨聲已經(jīng)能迅速進棚搶食了。
我知道我說的這個大實話,必定會引起很多人的嘲笑,甚至遭遇被說什么扯淡啊,白癡啊,傻逼啊!不過沒關系,我只想寫給有緣人看。對于罵聲,我已經(jīng)習慣,已經(jīng)不在乎了。
可想而知,如果把兩個不同水平的人所作育的幼鴿送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公棚)。結果就不解釋了。
小孩子剛讀書的時候,都會不愿意去學校,都會哭,如果心痛,就把他留在家里開心的玩著,是關愛,還是傷害?
我的知識水平就是個小學生,我也不敢保證答案到底能不能給鴿子比較。
但有點是我知道的,我一個鴿友,草根鴿友,地方賽特比飛的夠嗆,第一次送公棚,共送四只參賽,決賽百名內2只得獎,第三只回來獲得200多名,第四只回來406名,就差2分鐘全部入圍。
可能這個真故事又要被嘲笑什么牛逼啊,傻逼啊,我還是那句話,說給相信的人聽,寫給有緣的人看。
這樣的獲獎率,歸巢率,存棚率,試問?有幾個人能做到?難道說是他擁有無敵的鴿系?難得草根的血統(tǒng)能比大戶的好幾倍?
我不知道為什么?
他喜歡問我,是關愛還是傷害?
我很感謝他曾經(jīng)問我這個問題。
從去年春棚和今年春棚我曾試著送過九只鴿子去公棚,共有5只鴿子獲獎。今年大福預賽12名22名,決賽271名,355名。去年決賽兩個棚分別獲得一只百名內。
運氣和概率是可以用付出去掌握的。
獲得成績是每個人都會有的結果,但保持成績,卻需要更多的努力和付出。
但是付出的愛,到底是關愛還是傷害?鴿友自己衡量。
此文純屬無聊之作,觀點及做法僅供參考。不對之處請鴿友批評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