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人+综合+亚洲欧洲_在线播放国产不卡视频_精品欧美激情精品一区_在线免费播放AV片

   
 
閱讀:  
 
2016-5-1 16:14:45小雨 星期日
兩場大賽兩重天    作者:九天藍燕居級別:新星
  28日特比500公里決賽,30日“黃山杯”500公里省聯翔,兩次大賽僅間隔2天,結果卻截然不同,猶如冰火兩種天。特比500公里決賽,放5羽,當天歸1羽,獲180名,次日歸3羽,沒有入圍;“黃山杯”500公里省聯翔,放7羽,當天歸5羽,全部入圍,分別獲本會8、19、74、314、368名,(三關鴿王和省排名待定)。這樣的差異也令我愕然。
  同樣的鴿舍,同樣的飼料,同樣的飲水,同樣的整理,同樣的保健,同樣的家飛,同樣的訓放,兩批鴿子同處一個賽鴿棚,出現這樣的差別,難道不奇怪嗎?
  思前想后,我們平時能做的,是一些很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就是盡量把鴿子養(yǎng)健康,不生病,訓放階段不感染,搞好家飛和訓放。
  實際上,差別還是來自鴿子本身,由“鴿子”轉化為“賽鴿”,有自身的遺傳因素,又有后天培育的因素。而后天因素,是一個能力積累的過程,能力的增長與鴿齡的增長成正比,比如訓放的多少,竟翔的次數,歸返途中應對各種天氣的變化等,毫無疑問,這些都能提高鴿子的竟翔能力,而且是人為可控的,換句話就是自己可以操作的,俗話說:熟能生巧,一個具有先天優(yōu)勢的鴿子,沒有后天的培養(yǎng),能一蹴而就成為優(yōu)良的賽鴿嗎?和人類一樣,“天才”也離不開現實,脫離了現實“天才”與“傻瓜”何異?
  從兩次競賽的情況看,特比500公里決賽,全部是6-10個月的鴿子,有的更小,沒有經過大的風浪的洗禮,都是第一次參加大級別的竟翔,沒有經驗,沒有歷練,如同幼童蹣跚學步,怎能從容應對?當然特比環(huán)的鴿子,由于特定的情況,是不可能事先參加比賽的。如果我們從比賽的角度出發(fā),賽前模擬賽事訓練,是不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再看“黃山杯”500公里大賽,參賽的多為歷年的“老”鴿,最起碼也是前一年秋季的參賽鴿,不排除少數幼鴿。它們歷經了大賽的磨礪,加之鴿齡的增長,從心里、生理各方面日趨成熟,應對各種變化就從容的多,我昨天放7羽,當天歸5羽,全部獲獎,我期盼的72號雌今天又歸巢,都是去年參賽鴿,唯獨一羽未歸巢的是去年11月出的晚生鴿。這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以上都是自己一家之談,一棚之言,只不過有感而發(fā),如對各位有啟示,不妨試之,如果認為不妥,可以棄之。
 上一篇下一篇 
 
 
  
  
 7樓 評論者:鄭居科級別:金冠    時間:2016-5-1 23:11:07
內容:賽鴿比賽就尤如一個搖動的“萬花筒”,每動一次,它都會顯示出不一樣的結果和風景。成績很好!祝賀!精彩
 6樓 評論者:中國古月級別:金星    時間:2016-5-1 21:54:04
內容:前面再有多少相同點,不是同一場比賽就不具備可比性! 一般來說,幼鴿沖勁足,天氣好的話能取得好成績。成鴿相對穩(wěn)定些,天氣稍微惡劣一些,成鴿獲獎的概率相對高一些。精彩
 5樓 評論者:快樂驛站鴿舍級別:金冠    時間:2016-5-1 20:28:13
內容:我以為天氣更重要,500公里比賽,5個月的幼鴿飛4名,而8-10個月的還不行又是什么問題呢?
 4樓 評論者:愛鴿回家吧級別:銀星    時間:2016-5-1 19:38:16
內容:鴿子本身是關鍵
 3樓 評論者:zjs116688級別:金星    時間:2016-5-1 18:16:22
內容:比賽不確定性很多,天氣,種鴿,年齡都有關系。
 2樓 評論者:1129795370級別:鉆石    時間:2016-5-1 17:08:34
內容:比賽發(fā)揮的不確定因素太多,只要把自己的管理訓放做好了,就會有發(fā)揮,祝好!精彩
 1樓 評論者:xiaozailong級別:新星    時間:2016-5-1 16:23:36
內容:特比環(huán)鴿與成鴿自然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 賽鴿不難養(yǎng)鴿難
  • 說盡人間百態(tài)
  • 作者有心了
  • 記錄點滴養(yǎng)鴿生活,其樂無窮
評論內容:
 
         
 作者近期日記:
□ 2018-5-22 : 愛之悅
□ 2017-10-3 : 等待秋賽
□ 2017-9-20 : 訓放小花絮
□ 2017-9-3 : 秋賽倒計時
□ 2017-7-30 : 努力做好當下
□ 2017-7-23 : 高溫難當
□ 2017-7-19 : 小結
□ 2017-7-17 : 七月流火自逍遙
□ 2017-7-16 : 拍賣會落幕
□ 2017-7-16 : 安徽省三關鴿王公益拍賣會
>> 查看所有日記

這里是記錄養(yǎng)鴿人心情的空間……
wealthcarecorporation.com 中國信鴿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