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和往常一樣上閣樓,我從在父親墳地那座山上取回來的花土中挑出來一把松樹葉子(我們通常叫它“松樹撓子”),在陽光下嗮了幾分鐘后,放到正在孵蛋的巣箱里,雄鴿分別叼起一根根松樹葉子給孵蛋的雌鴿,雌鴿又一根根的放在身下的鴿蛋旁邊。再有三天小鴿子就要出殼啦,這時候種鴿已經(jīng)有鴿乳了,也是組關鍵的時候,給它們放些草之類的東西增加一下親和性,叫它們忙活忙活;晚上黑天后,又上閣樓給它們每人一顆幼鴿奪霸,明天還給,直至小鴿子出殼。 還是3月26日去給父親掃墓時帶回來的山上的樹下土,沒有在墳的周圍取土,聽說這樣不好,每年都是在遠離墳地的山腳下,挑一棵大一點的松樹,在樹下把樹葉子掃走,扒開里面的土,挑顏色深一點的土,一點一點的挖,一般也就是幾公分深,再深的土就含有石子不好啦,因為山上的植物很多,有榛子葉、柏樹葉等等,名字我都叫不上來,土中摻雜了腐化了的各種植物的葉子很肥,但是松樹的葉子是不容易腐爛的,土中還是有一些的,可以給鴿子用來絮窩。 昨天,又去了一次父親的墳上,按照母親的意思,在墳的周圍安裝了四棵界樁。界樁是從華子鎮(zhèn)上買來的,天然大理石的,100*100*1200的方樁,樁頭人工鑿成個火炬形,聽說是象征紅紅火火的意思。舅舅家的二弟用三輪摩托把四顆樁子給運到半山腰,兒子開車拉著我和四弟還有四弟妹先到舅舅家放東西、取東西,再去山上。山上,舅舅和舅舅家的三弟已經(jīng)在那等我們啦,大家合力把四顆樁子、一袋水泥和一袋沙子抬到山上,先定位(安裝界樁是有規(guī)定尺寸要求的)、再放線、再挖坑、再拌合砂漿、填土...,干完這些已經(jīng)是中午11點半啦。下山,回舅舅家吃飯后,回到鞍山已經(jīng)是晚上6點多啦。因為昨天喝了不少酒,早上起來頭有點痛,直到下午這才上閣樓看鴿子。明天是清明節(jié)了,寫此篇日記記錄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