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稱贊英雄人物渾身是膽,稱贊成功人士有遠見卓識?v觀歷史,大凡取得成就者都是既有膽有識。俗話說:“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成功歷來和膽小鬼無緣。
最早興起的“下海者們”,率先涉足了個體經營、炒股票、成為中國最早富起來的一批人。他們中有不少人是為經濟所迫,置之于死地而后生者,就是因為“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這種“膽大”成就了他們早期的輝煌,F在養(yǎng)鴿子也是一樣,不少發(fā)了大財的的人,在經濟和物質上都有大的收獲,也看準了從賽鴿這塊肥肉上能撈上一把,他們借者自己有經濟實力,投入大把的資金,引進世界上的名鴿,以大批量的參賽羽數來參加比賽。他們要的是名聲,有了名聲,那經濟利益也就隨之而來。 市場到處充滿機遇也充滿著風險,膽大可以在某種情況下讓你不喪失機遇。但膽大不能建立在無知識的基礎上。
如今的成功不僅需要有膽識,更要有識。這里的“識”就是知識,這樣才能做到謹慎,在充滿未知的前途中,作出正確的判斷,獲得最后的成功。
養(yǎng)鴿也是一種智力投資,正所為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那些有經濟實力的,在引進上舍得花大錢的人,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漸漸地成為業(yè)內人士,成了內行人,才能把“膽大”發(fā)揮到極致,才能把“謹慎”運用到恰當。他們的進入,對發(fā)展我國的賽鴿運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里要注意的是作為內行人,不一定非要修煉成專家,學識的多少,夠用就好。否則會作繭自縛,所謂初學三日,包打天下,再學三日,寸步難行。對于現在的鴿人來講:不論你學到哪種養(yǎng)鴿的真招數,接下來就要及時果斷地通過比賽來驗證。
比爾蓋茨當年放棄大學學業(yè)創(chuàng)立微軟公司,是上種建立在高瞻遠矚基礎上的“膽大”,他深知眼前的機會稍縱既逝,而自己的學識已經足以把握這次機會。正是蓋茨的正確抉擇,勇于實踐成就了今天的微軟。
所有成功人事的經歷,都是“膽大”的結合體,我們得到了這樣的啟示:“膽”要用對地方,“識”要及時轉化、運用成為智慧,不斷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