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績出在膽識里 大千世界,歷朝歷代,大凡成功人士都有他們的特異個性,除了他們擁有常人的基本素質以外,在他們身上還存在著常人所達不到的,或者說常人就無法達到的境界之地,要么是膽識、要么是奇才。
養(yǎng)鴿雖然沒有世界上其它有些事業(yè)那么神圣,但是,其成功的道理也是大同小異。一個成功的養(yǎng)鴿家、賽鴿家,除了他們對信鴿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頑強拼搏、勤奮好學以外,那就是他們的膽識再現。
西方國家的一代代名家和我們國家的一些養(yǎng)鴿名家,他們都是付出了一代甚至幾代人的心血,培育出了自己的名血鴿子,使其打入賽場以后昌盛不衰、繁衍生息、名揚四方,為后人所享用,成就了他們養(yǎng)鴿事業(yè)的輝煌夢想。假若,他們不敢大膽的去嘗試、不敢大膽的一次次去實踐、不能經受住一次次失敗的痛苦,他們絕對不可能有所成功。
這里也不否認,大膽改革、創(chuàng)新嘗試的結局,一種是成功,成功了會有眾多的人捧場做戲,歌功頌德,載入史冊,光明磊落,世代榮耀;另一種是失敗,失敗了會得到部分眾人的冷嘲熱諷,甚至漫罵攻擊,而且還要承受一定的風險或者經濟損失,甚至生命的危險。投資相同、結局不一。然而,人出生在世誰不想干一番事業(yè),留名千古。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聯系到今天,假若你飼養(yǎng)了一大群鴿子,照搬教條,不能科學飼養(yǎng)、不能與時俱進、不能大膽改革、不能大膽創(chuàng)新和培育自己的新品種,放飛時謹慎怕事,因為怕丟,不敢訓放、不敢參賽,有些參賽了一次得了個冠軍,就覺得能夠賣上兩個錢了,就打入牢籠視若寶貝,永世不舍得再參賽,再好的鴿子也就這樣的埋沒了。這樣的個性,這樣的操作,雖然暫時沒有損失,其結果只能是日落西山之勢,逐漸衰退之局。缺乏發(fā)展的眼光、沒有發(fā)展的思路、失去前進的步伐、丟掉前人的血統(tǒng)。
這種養(yǎng)鴿人就是我們常說的小農意識、小農經濟、小腳女人,墨守成規(guī)、因循守舊,名血名鴿在他們棚里養(yǎng)上三代兩代就是黃鼠狼生老鼠,一代不如一代。
那么與此相反的成功者則是大膽的改良和引進新品種,敢于嘗試、敢于改革、不怕失敗、不怕冷嘲熱諷,不惜經濟利益為代價,成功了繼續(xù)努力,失敗了從頭再來。在他們棚里總是有實驗品種,有新的血統(tǒng),有自己創(chuàng)新的產物。在鴿子的訓放和參賽方面基本是科學的態(tài)度、創(chuàng)新的理念,只要鴿子進入狀態(tài)有參賽機會就上,一羽鴿子能夠參賽幾十次,能夠得到幾十張獎狀,充分使鴿子展示了自己的才華、爆發(fā)了自己的威力。
因為大膽的改革、大膽的嘗試、大膽的創(chuàng)新,敢于接受新事物,他們不但有了自己培育的新品系,而且成績也很輝煌,這里也不否認他們有過失敗,但是,他們真正的把失敗當作成功之母,再接再厲,繼續(xù)了自己的成功之路,沒有把失敗當作成功之苦,撒手不干、一敗涂地。
就自己這些年養(yǎng)鴿子為例,也深深的嘗到了"敢"字當頭甜頭。記得剛剛養(yǎng)鴿子,好壞無法辨別,優(yōu)略很難鑒定,那就是一個字,"賽",賽場出冠軍,沙場出英雄。這雖然也人為的失去了一些鴿子,但是,也確實鑒定了一大批鴿子的真實性,為日后育種配對都奠定了一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