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回顧與展望——我的賽鴿傳奇” 我是生于70年代,小時侯家境不是很好,因家里大人收入不高但又負擔很重,所以往往到了月底家里開不了鍋。
當時弄堂里住的都是自己家里的親戚,什么伯伯、舅公舅婆、舅舅、阿姨、叔叔、大姨媽等,當時上海的弄堂生活就是這樣,只能由親戚、街坊大家互相接濟共同度過難關。
因小時侯我很乖,弄堂的大人都很喜歡我,舅婆的兒子小李叔叔養(yǎng)了很多信鴿,每到放學或者放寒、暑假我都會跑到叔叔家看鴿子,玩鴿子。小李叔叔很喜歡鴿子,因家里地方小,養(yǎng)鴿費用高又臟,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里養(yǎng)鴿子被認為不誤正業(yè),小李叔叔為此吹了好幾個女友,把舅婆氣的呦,可小李叔叔照舊養(yǎng)鴿子還變本加厲的參加了信鴿協(xié)會進行了比賽,但是結(jié)果成績不是很好。在叔叔家蹲點的時間長了,舅婆、叔叔一直留我吃飯,我成了他們家的常客。在叔叔的熏陶下蒙蒙隆隆的知道了所謂的李鳥、吳淞鳥、培而琴鳥。
9月一次放學,天空下著大雨,我撐著雨傘艱難的在雨中前行,突然聽見砰的一聲有東西落在我的油布大傘上,我伸出頭一看是一只信鴿,因為腳上有腳環(huán)。這只鴿子渾身濕透頭耷拉著無力的在傘面上掙扎著,我小心地把它抓在手上,檢查了它的翅膀發(fā)現(xiàn)左邊大條被打掉了好幾根,抬頭一看還有幾根羽毛在空中徐徐往下飄,在羽毛的上方是一根很高的電線桿,估計是在低空滑翔時被電線刮傷的!靶∨笥眩@只信鴿賣給我吧,我給你1塊錢”旁邊一個中年人走過來說。當時的1塊錢,朋友們已經(jīng)是很厲害了屬于大錢,1大包話梅才1角錢,足足夠我吃3天的真的,我一想小李叔叔養(yǎng)鴿的先讓他看看鴿子是否好,如果好就送給他,當作我在他家蹭飯的補償,想到這里我搖搖頭收起雨傘不顧大雨淋濕自己,小心的把鴿子捧在懷中直往叔叔家跑去。
我濕落落的跑到叔叔家,叔叔剛下班在鴿棚喂鴿,老遠在2樓就看見我了,見我跑進他家連雨傘也沒打以為我出事了,匆匆下樓來問我出啥事是不是有同學欺負我,我捧出懷中的鴿子給叔叔,叔叔眼前一亮問我鴿子哪里來的,我把撿到鴿子的情況對叔叔說了一邊,叔叔邊聽我說邊認真地查看鴿子起來。只見他看翅膀、看眼睛、看鴿嘴、看腳環(huán),不時的說好鴿。(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