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其實真不夠
年輕氣盛、想入非非是可以理解的,不是有那么一句話嗎――理想與現實是有差距的(而且巨大!明白了也就不太年輕了)。
曾經提及用“兩年”來學、來玩兒,現在咱覺得好笑,兩年――一匹鴿毛未必看得清! 有幸在夏天得一時機,開始了內部清理、精簡消繁,算下來:28只死條留下了八個,老者幫買的4只留下了三個,這11只好像仍然顯多,若能把握時機、順風順水,兩年也還不夠體會的(地域是有差異的、條件是有限制的)。
換個角度,從2008年夏天開始我看好了兩路鴿子,一直以來都沒有下手興許是正確的。以自己的現實狀況來說,經濟上雖然基本能承受,但是變數卻不可知――如果搬家,勢必嚴重影響到鴿子的生存狀態(tài),因為原則上,還是要以人為本、任人為先;以自己的心態(tài)來說,落后思想作祟――喜歡獨步獨行,吃碗里飯絕不貪戀鍋中物;以鴿子的情況而言,敢用就毋須多慮成敗,況且固定東西細細過手就算是沒有成績也有經驗作留、教訓成誡。環(huán)顧周邊,與我一樣貪“定”的還沒有,基本都呈現鴿滿為患、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流行色。先前,咱還有個啥羽色情結、美丑觀念,而今倒是芝麻綠豆一鍋、長槍短炮不論,反正半齡鴿上陣,從放環(huán)到上籠,一天也馬虎不得,容不得更沒有必要多想。
要是明年的某一天,我能基本感覺生活環(huán)境穩(wěn)定了,一切就好辦――我有手藝,可以重造新棚;我有基本的知識,可以盡力做好管養(yǎng)。我不能說自己在憑什么,也許只是感覺,所做的一切也還基本得到劉老的認可。思來想去,不經意間還是認同了他的一些思維方式,至少,鴿事玄學是有些道理的。
現在覺得,方式是自選的,適合為宜,時間長短(只限于我)甚至是否有所成并不重要。疲于奔命般求得一現曇華,又如何?
玩兒吧,本性貪玩兒,玩兒得興起;忽悠吧,都在忽悠,忽悠不亂。
等了老久,中泰之戰(zhàn)還沒有鴿們兒甩脖干架激烈,是不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