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好的種鴿,在鴿界是永不褪色的話題,擁有一羽好的種鴿是每位鴿友的夢想。而面對眾多的國內(nèi)外種鴿,許多鴿友看得暈暈乎乎,一味的相信:“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對原環(huán)外籍鴿格外青睞,而面對身價不菲的原環(huán)歐洲種鴿,工薪鴿友自然不敢問津,而比較“群眾化”的臺鴿“天落鳥”顯得格外“和藹可親”。但在眾多的所謂“天落鳥”的臺鴿里,有多少是臺灣鴿友真正的有價值的種鴿?這些“天落鳥”中不乏有相貌堂堂、佩帶電子足環(huán)、翅膀上滿是印章,足環(huán)上帶著封條的“落難才子”。 只要稍加調(diào)理就立馬身強體壯、膀大圓粗、神采奕奕,往鴿棚里一站,的確是頗具大將風(fēng)度。立馬找一佳偶與其完婚,盼星星、盼月亮,幼鴿終于長大,好吃好喝,精心調(diào)理,賽季開始,馬上委以重任,寄重大希望在其身上。豈知竟一去不復(fù)返。罵天、罵地、罵人,就是不罵鴿子(可見我們鴿友是多么愛鴿如命)。重整旗鼓,配對、調(diào)理、訓(xùn)練,一氣呵成,只盼下個賽季能摘金奪銀。誰料,人算不如天算,300、500狼狽歸巢;700、1000不做考慮。浪費了許多糧食和時間后,終于明白“不是自己做的“功課”不到位,原來這羽“種鴿”不是那塊“料”,”一時間這“座上貴賓”何去何從成了令人頭痛的問題,雖說是以“群眾化”的費用引進的臺鴿,殺了吃肉?太不甘心!賣了吧,豈不是害了別的鴿友?左思右想,憑心而論,怎么說咱也是個受害者,咋也得撈點照顧費呀。于是,攜其到鴿市,賣給其它鴿友,至于別人出不出成績,那就得看那人的“道行”啦!
鴿市上往往不乏唾沫星子橫飛,大肆宣揚:“世界上最激烈的比賽在中國臺灣,你說,臺灣的鴿子是不是好鴿子?”的鴿商,那不過是為了推銷自己的鴿子而煽情的做法。如果你反問他一句:“這里面有五關(guān)賽綜合冠軍嗎?”我相信他那慷慨激昂的情緒會馬上縮水!因為他手里根本不過是些不知何門何派的“天落鳥”。而這些臺鴿里面有多少是真正出生在臺灣的“天落鳥”,又有多少是從臺灣預(yù)定足環(huán),在內(nèi)地某養(yǎng)殖場里大批量生產(chǎn)的亂七八糟的“臺鴿”?
買一羽臺鴿做種,滿懷希望的盼望著能出成績,結(jié)果是一羽大陸某養(yǎng)殖場培育的根本不知是什么東西的“臺灣鴿”。我不客氣的說,你是在謀財害命!你收了別人的錢,給別人的卻是假東西,浪費了鴿友的金錢和心血,把使用“臺鴿”育種的鴿友的一年投資付之東流,你說,這不是謀財害命是什么?
換個角度,為什么臺鴿在鴿市總有人愛?我想這也是眾多鴿友抱著一個走捷徑的念頭,臺灣的優(yōu)秀種鴿源自于歐洲。但購入鴿子的價格不可同比,雖說不同的地區(qū),不同的品種無法比較,但眾所周知,多數(shù)的臺灣鴿是沒有合法入境手續(xù),相關(guān)費用、運價也極其便宜。相反,歐洲鴿必須有合法手續(xù)方能入境,而且?guī)浊Ч锏目者\費,幼鴿檢疫費、關(guān)稅等,其成本當然要高于臺鴿,在如此現(xiàn)實的價格戰(zhàn)中,工薪階層的鴿友自然比較容易接受“群眾化”的臺鴿,以至眾多鴿友都有這樣一種心理:花“工薪價”去碰運氣,去賭一下,說不定還能買到一羽好東西!實在用不了,只要養(yǎng)功扎實,大不了是一點兒食水的損失,咱又把它重新在鴿市上流通起來。
親愛的鴿友們,你們是否沉思過:這樣的想法和做法不僅使自己白白浪費一年甚至幾年的心血,也使那些想擁有幾羽原環(huán)鴿的鴿友吃盡苦頭!對于臺鴿,永遠的話題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至此,衷心希望鴿友們能明眼辨別那些真真假假、魚目混珠的臺灣天落鳥,去認真的做好賽鴿的選種、育種、訓(xùn)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