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各種行業(yè)都流行競技,且每每一場的競技后總能產(chǎn)生一個冠軍。如今冠軍的稱謂比比皆是,一提冠軍,總能讓人想到一場艱難的競爭中產(chǎn)生出來的撥尖者,信鴿競賽,免不了也要這樣,每一年全國或一省、一市、一縣或一鎮(zhèn)的信鴿比賽中產(chǎn)生的冠軍數(shù)量是眾多的,每個冠軍的長相、品質(zhì)、羽色乃至血統(tǒng)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是不一樣的。 今天一鴿友打來電話探討冠軍鴿的特征及長象問題,鴿友的這個問題讓俺 有些汗顏,雖說俺養(yǎng)鴿的日子不算短了,看的鴿子數(shù)量也不算少了(包括不少冠軍鴿),但要說冠軍的長象或者說成長成啥 樣的就是冠軍這個問題確實難說,也可能是俺悟性太低,看了這么多年的鴿子,還沒有總結(jié)出什么樣的長相才是冠軍鴿,俺沒有伯樂相馬的水平,也沒有一些養(yǎng)鴿前輩和高手們哪樣通靈的賽鴿天負,可鴿友一個勁的在電話里問這個問題,不回答吧有些不盡鴿情,回答吧確又無從說起,于是乎只得回答一句:朋友,冠軍本無相!當然,在這句話后俺要重點的點明一句:這個關(guān)點純屬俺的一已之見。
事后自己想來當時回答得有些片面,要說冠軍本無相,倒也有些太絕對,眾觀現(xiàn)在如今眼目下的鴿刊或網(wǎng)上登出的冠軍鴿只只英資灑爽,個個與眾不同,但俺知道,通過圖片制作后的效果差不多是個鴿子都這樣。這里沒有貶低冠軍鴿的長相,確實有一部分冠軍鴿給人的氣質(zhì)、長相有一些特別之處,但同樣在鴿子這個江湖中長得一塌糊涂且略帶丑陋的冠軍鴿子也不在少數(shù),當然長得普普通通毫無特色的冠軍鴿更是大部分,有些鴿友能一眼看出冠軍苗子或許是長期對這一咱鴿子特性的了解,出到什么樣的特征好放路飛得快有一些大概的認識,但也不排除是“瞎貓碰到死耗子--撞上的”!
誰能在不知情鴿子本質(zhì)的情況下看出冠軍鴿的潛質(zhì),我想這樣的鴿友是稀若“大熊貓”的,有些書中曾經(jīng)登出過有些鴿友識鴿的本領(lǐng),確實非凡,但大多也是只講“過五關(guān),斬六將”的輝煌,而沒有講過“走麥城”的失敗吧!要說大家識鴿的方法都是八仙過海,各施其法的,首先大多數(shù)鴿友差不多都是以自己的喜好先來論鴿的,有的鴿友只灰殼一類的素色鴿,大凡看到帶彩的鴿友基本上扭頭就走,有的鴿友喜歡異色鴿,對素色鴿的態(tài)度是不屑一顧,有的鴿友喜歡小體型鴿,有的鴿友喜歡大體型鴿,有的鴿友喜歡克頭的面相,有的鴿友確認為梭頭的是好鳥等,大凡鴿友一鴿入眼、上手,首先第一感觀是找到自己腦海里早已固定成型的自認為好的特征和條件,但悉不知往往有一些不入法睛的自認為所謂的不足之處卻正是這只鴿子的好處所在,鴿子這東西沒有約定俗成的外表可以參考。
記得八十年代才養(yǎng)鴿時天天拿著一本《中外銘鴿》的全彩頁鴿刊到處對照 其外表選鴿,在鴿市中也淘到很多與上面世界級大銘鴿外表差不多的所謂種鴿,當然,這些淘來的鴿子從外表來看與這些書中的銘鴿相差無幾(特別指出哪個時候的鴿照還沒有采用電腦制圖的效果),但品質(zhì)卻是相差十萬八千里了,當然,當時這批淘換來的鴿子也還是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樂趣,記得哪個時候俺們一個圈子的養(yǎng)鴿朋友用家鄉(xiāng)常見的一種竹編提籠把這些與世界銘鴿長相差不多的鴿子一溜排的放在一起,在陽光下,大家拿出當時奉為“鴿子圣經(jīng)”的全彩頁《中外銘鴿選》逐一的對照我們在鴿市上“按圖索驥”淘來的這些鴿子,如果大家找到一只一致認為跟書中的鴿子一模一樣的鴿子時這只鴿子就成了我們這個圈子中的銘鴿,于是乎這只鴿子就有可能成為鴿友們茶余飯后的重點討論對象和談資,但在這個“按圖索驥”的養(yǎng)成鴿階段里,俺們差不多每次放飛都是“鴨蛋”!
隨著養(yǎng)鴿 時間的不斷延伸,對于好鴿 子、冠軍鴿所謂的共同點、特征越來拿不準 吃不透了,冠軍鴿究竟是個啥子相的概念越來越模糊,每每去鴿友棚中賞鴿,只要身體健康的賽鴿看上去好象只只都有可能是冠軍的料的,但究竟是不是塊冠軍料,只有飛過才知曉。面對冠 軍鴿到底有沒有特殊的地方或長相,俺經(jīng)過事后反復(fù)捉摸后還是哪句話:冠 軍本無相(純屬個人關(guān)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