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到一鴿友報道,上海一實戰(zhàn)鴿舍,培育出的一只鴿子,14天連飛,800公里15495羽28名(當天歸巢),800羽5320羽18名(當天歸巢),1000公里14036羽季軍(當天歸巢),試問當今在被媒體忽悠出動不動就上百萬名血銘鴿的這個年代,這鴿價值幾何,我很感興趣,就百度了此實戰(zhàn)鴿舍,一看,好家伙,原來從200-1000都有高位獎,我就想到,今年被炒的很火的速霸龍是全能鴿系,那么這家上海的實戰(zhàn)派算不算全能鴿系。但是,因為文化的差異,賽事賽制的差異,才會導致價值的差異,中國一個正在崛起的賽鴿強國,卻因為,無能無為的官僚制度導致賽事賽制發(fā)展緩慢,混亂。而公棚賽和地方俱樂部特比,只打當年幼鴿賽大都導致很多的好鴿子不能有很適合它們的賽事而無法發(fā)揮他們應有的潛力,實在是一種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