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鴿十幾年,從來沒有傷過鴿子;別說是吃鴿子肉;就是看到他人殺鴿子心里就感到別扭得慌。前幾日好友的大伯榮歸故里想吃鴿子,好友讓我在棚中選幾只差一點的犒勞他大伯,我都婉言拒絕了;為此,在好友那里還落了個小氣。也許正因為自己不會淘汰賽鴿;故本鴿舍賽績一直是平平庸庸、名落孫山。近日,在中信網(wǎng)拜讀一篇《養(yǎng)鴿十殺》,心里為之震撼,怪不的人家成績那么好!原來人家是去偽存真、雙手沾滿劣質(zhì)鴿鮮血的儈子手;有了這《十殺》標準,我就開始琢磨圍剿自家棚里的賽鴿。 我天天圍著鴿棚轉(zhuǎn),尋找那些符合《十殺》條件的對象,經(jīng)過4、5天的比對;我終于挑出了5只該殺賽鴿。用什么辦法處死它們?我犯了難,摔死它們,怕一下摔不死,落個半死怎么辦?用刀殺它們,咱又下不了手。正當我為處理賽鴿犯難時,妻子知道了此事。她說:“這事還不簡單,把它們交給咱村的李電工不就全解決了!蔽乙宦狀D時大喜。我們村的李電工特好吃肉;鄰居楊大叔家的狗死了埋了都兩天了,他還拋出來抱完煮著吃了。我忙把電工找來,把鴿子裝入了一個編織袋給了他。電工很高興,樂呵呵的背著袋子出了門,我忽然想起賽鴿腿上的足環(huán),忙沖著電工的背影喊:“別把鴿子腿上的環(huán)吃了,我還有用!”。
盡管我認真、仔細的執(zhí)行《十殺》條令;但還是有一只符合《十殺》條件“不按時入棚”的白頭灰鴿成了漏網(wǎng)之魚。原因很簡單,它不在鴿棚里,我沒捉住它。
金秋9月,俱樂部50公里路訓(xùn),我有7只賽鴿參加,恰巧那只白頭灰在棚里,我就讓它也參加了。讓我意想不到的是當天回來5羽其中就有白頭灰。接下來的事更讓我驚嘆:90公里路訓(xùn),白頭灰第一個回來;150公里,白頭灰首當其沖;200公里熱身賽,他還是自身而歸。我很為白頭灰慶幸,正是它不按時入棚,才避免了我的鴿事“冤假錯案”。
圣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我們在養(yǎng)鴿之初,可能誰都不會想去傷害她;只不過是名義的趨勢;利益的誘惑;才是我們產(chǎn)生了殺戮。退一步講,淘汰賽鴿除了殺之就沒有別的辦法?我覺得路訓(xùn)就不失為淘汰的好辦法,既不殺生;又能讓賽鴿回歸大自然;何樂而不為呢?人們常說:“賽鴿無定論”;你的賽鴿理念在你那好使;拿到他出可能就行不通。我認為:“檢驗賽鴿好壞的唯一主人——是藍天;好賽鴿只有飛才能展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