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初戰(zhàn)公棚 珠城篇
去年五月底,南京表弟問我:是不是把姨夫(他爸爸)才出的幾只鴿子交公棚玩玩,再給他一個機會,看看他鴿子到底養(yǎng)的怎么樣。我說行,他出鴿子我繳費,贏了給他分錢。就這樣四只鴿子就被姨夫以我的名義交到了蚌埠珠城公棚。前幾年在表弟的大力扶持下姨夫成績飛得挺好,不論是地方賽還是公棚,屢屢獲獎,只是由于姨夫不善管理,基礎種鴿死的死,丟的丟,又不會上網,現(xiàn)代信鴿訓養(yǎng),保種等知之甚少,這幾年每況愈下,一敗涂地,依然還不甘心,我和表弟也心照不宣,這次也就是滿足一下自己參賽的愿望,更主要的是對老人家的另外一種支持和安慰。 愿望雖好,事實殘酷,才到收費站,鴿子就只剩一只了,分析原因,一是種鴿調理不大好,出的幼鴿不健康,二是鴿齡太小,本身出的就晚了,急急忙忙交去公棚,搶食不到,三是有可能游棚了。不管怎樣,鴿在,希望就在,盡管每次訓放成績都靠后,咱還是該繳費繳費,留下這一線希望。到了熱身賽,好歹我給它打了幾項指定,然而菜鳥就是菜鳥,居然倒數(shù)前幾名,預賽再也不抱任何希望,果然一去不復返了。 要說我這姨夫也真是人才,他背著我們又用一個假名字交了兩只鴿子,而且這兩只鴿子明顯要比給我交的鴿子好,每次成績都比我的好,一只熱身賽飛了七十多名,一只二百多名,不是后來他讓我打指定,絕對我們也不可能知道,先不說成績如何,如果一起交好歹有個小團體資格。這兩只雖然決賽沒有回來,但不管怎樣也算上籠了,只是我又多了一筆指定的錢打了水漂。 初戰(zhàn)公棚,鎩羽而歸,連個遲歸都沒撈到,讓我和表弟也徹底不再對姨夫心存幻想。我們雖然慘敗,但據(jù)群里的弟兄們說,珠城養(yǎng)功還是不錯的,第一屆算是成功了,希望能像萬佛公棚一樣,成為公平公正的好棚。在公棚林立,魚龍混雜的時刻,公正和誠信才是公棚的通行證和護身符。(待續(xù) 第二章再戰(zhàn)公棚,萬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