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鴿友寫的日記《是鴿子太菜還是緣分太深》有感而發(fā)。我是個很喜歡比賽的人,年輕時只要有鴿子我就會一直不停地比賽下去,甚至拿一歲鴿飛兩千公里也是常態(tài),現(xiàn)在想想都覺得可笑,真是無知者無畏。 為了讓鴿友珍惜自己的公棚鴿,不至于因為購買的公棚鴿容易開家而對鴿子產(chǎn)生懷疑或者輕視心理,今列舉幾個公棚鴿開家比賽的事例以饗列位看官。
記得二零零四年在某賽鴿俱樂部飛的三百公里殿軍,就是他人的一只零三年公棚遲歸鴿。這只鴿子還獲得過濰坊市五百公里季軍,山東省總排名十二名。七百公里比賽因為愛人的侄女結(jié)婚難以脫身,等回家發(fā)現(xiàn)鴿子早已歸來,報了個三十三名。
本來后面就要參加一千公里比賽,好友怕我放丟了撈不著用了就再三向我借用,于是這個鴿子就東家借來西家去,早早結(jié)束了比賽生涯。有些事就是這樣,雖然此鴿因此而提前退役,但以后在育種方面還是有些建樹的。其中女兒飛過北京亞軍,那次比賽冠軍也是我的鴿子獲得。給朋友的平輩飛五百公里四十名,然后又繁殖了一羽四百五十公里冠軍,五百公里十七名等成績,我的北京亞軍雌又給好友繁殖了一羽濰坊市五百公里比賽亞軍等。
一二年好友年送寒亭睿翔公棚獲獎的一羽鴿子,我開家后飛武漢國家賽又獲得十名。當(dāng)時正好抱了一對幼鴿,贈送給外地鴿友,秋賽一羽三百公里獲得十七名,一羽獲得五百公里九名。此后武漢國家賽十名贈送給了好友當(dāng)種,去年六月份好友搬家又把鴿子回贈,是目前本棚的主力種鴿。今年春賽飛的淮南賽二十名也是公棚鴿開家后打比賽獲得的,去年繁殖了一羽幼鴿飛三百公里獲得二十多名。